新闻中心

NEWS

为了蓝天更蓝

时间:2017-12-11分类:企业新闻浏览:1364

为了蓝天更蓝

——公司环保设施提标改造记事

“蔚蓝是天的梦,幸福是百姓的梦……”

清晨,当晨曦冉冉升起的时候,这首饱含中国梦想与蓝天追求的旋律就会在山西日盛达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空响起。

山西日盛达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制造清洁能源材料著称,对绿色、环保事业有着非同一般的认识和追求。2+26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公布后,日盛达及时启动了在线环保设施提标改造工程,用责任和行动,谱写了一曲“蓝天保卫战”之歌。

大气污染防治,日盛达要交合格答卷

今年秋冬之际,以降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为目标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在长治形成了强弓满月之势。作为京畿要冲之地,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以的力度,打响了长治地区的“蓝天保卫战”。

大气污染防治,匹夫有责。市县“蓝天保卫战”打响后,日盛达以高度的自觉意识和担当精神,投入到了这场事关民族永续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活动中。日盛达董事长张珍方说:“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前,日盛达不仅要做到不落后退,还要交合格答卷。”

董事长张珍方能发铮铮誓言,与日盛达的绿色、环保新型能源清洁有着密切的关系。创业初期,日盛达经营的重点是在煤炭上。但是,随着事业的发展,日盛达越来越看清了煤炭这种传统能源对环境破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弊端。正是看到了煤炭能源的这个“短板”,日盛达毫不犹豫地转型到了太阳能光伏玻璃新型能源产业上。转型之后,日盛达对光伏新型能源的认识愈加深刻,向社会提供、清洁能源的责任意识愈加强烈,每年以生产近2000万平方米光伏玻璃的速度,向市场投放光伏发电新型材料。

作为清洁、环保新能源材料生产企业,在防治粉尘和废气的污染上,日盛达有一种高度是自觉。光伏玻璃生产线建设伊始,就邀请行业龙头单位——中国建材蚌埠设计院对产线进行了超前设计,不论是工艺布局还是环保设施,都走在了前列。产线投产后,日盛达始终没有放松对工艺的管控,不断强化环保设施改进,先后投资2600多万元,上马了脱硝除尘和低温发电项目,确保了各项排放物达到环保指标要求。

今年8月,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日盛达根据环保设施装备情况,迅速行动,在短时间内制定了光伏玻璃生产线“脱硝除尘及新上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改造”计划,并于9月底启动了两项改造工程,率先在黎都大地打响了“蓝天保卫战”。

项目提标改造,标准不能降低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既不能轻看轻视,也不能放低标准简单处置,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建设的环保设施。项目酝酿之初,日盛达董事长张珍方就为提标改造工程定下了总基调。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日盛达在项目施行的过程中把了三道关。

***道是设计关。究竟应该选什么样的设计团队来完成这个项目?日盛达在这个问题上还真是费了一番心思,一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另一方面还到拥有相关设施的光伏玻璃生产线做了实地考察。经过几番调查,***后把目光落在了西安昊芯环保科技公司上。

西安昊芯科技公司拥有国内仪表生产和过程控制领域的技术***,致力于智能仪表、新型传感器和自控系统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承接项目后,迅速组织起团队进行设计,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了设计方案。

第二道是工艺关。脱硫、脱硝除尘效果好不好,工艺先进与否是关键。为了追求一个好的脱硫、脱硝除尘效果,日盛达的技术人员在方案设计之时就介入了进去,把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得出的思考,一股脑地搬给了设计方。西安昊芯科技结合日盛达的生产实际,又融汇自己多年的设计体会,完美地把甲乙双方的智慧贯穿起来了。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个符合生产实际、又吸纳先进环保理念的工艺路线。在脱硫、除尘系统上,采用钠碱湿法脱硫工艺,在脱硫前置布袋除尘器基础上,实施二次除尘,通过工艺强化,达到***脱硫除尘的目的。脱硝系统除保留原有脱硝设施,又在反应器内的备用层上增加一层催化剂,并配备相应的吹灰、电控设施,以达到深度治理指标。

第三道是施工关。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有了好的设计和设备,再辅之以的施工质量,那才叫完美。因此,从提标改造工程启动之时,日盛达就督促西安昊芯科技公司严把施工质量关,以高水准的施工助推日盛达打赢“蓝天保卫战”。太阳能科技公司经理孙连贵在施工过程中拿出***一块精力,不断地在工地督战、协调。西安昊芯科技公司对工程施工高度重视,组织了的施工队伍和技术力量,按施工节点和质量要求,快速向前推进工程进度。

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施工,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改造工程如期完工。当淡青色的脱硫塔高高耸立、当那座直插云天的烟囱吐出白白的水蒸气的时候,日盛达对蓝天梦想的追求和对高标准、高质量的施工要求就在不言中了。

设施对接,要打漂亮仗

就这次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改造工程而言,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新旧环保设施的对接。用太能能科技公司经理孙连贵的话说,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动作”难在哪?难在不能影响玻璃熔窑的生产。玻璃熔窑对温度的要求非常苛刻,稍有波动,就会影响到玻璃的拉引质量上。这是一难,再一难就是粉尘及污染物的释放。新旧环保设施实现对接,是绕不开拆卸就设施这个关口的,拆卸旧设施,就意味着要释放一定量的粉尘和污染物。现在社会各界的首要任务是防治大气污染,在这个节骨眼上释放污染物后果可想而知。

难,一个接着一个。但是,有难题并不等于放慢脚步,更不等于放弃。日盛达董事长张珍方如是说。他在系统了解了对接面对问题后,要求工程甲乙双方从制定对接方案入手,一点一点地抠、一点一点查,找准对接临界点,打一个新旧环保设施对接仗。

在董事长的指导下,工程技术人员打开了对接思路,制定了一个“小开小合”的对接方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设备的***衔接,保证了新旧烟道对接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玻璃窑炉的温度,也没有出现粉尘和污染物大的排放情况。设备对接期间,太阳能科技公司原片玻璃合格率维持在81%上下,与平日的质量相差无几。

其实,脱硫、脱硝除尘新旧环保设施能够实现顺利对接,还有一个亮点是工程的甲乙双方联手大了一个大会战。按照市县环保部门的批复,这次对接的时限只有4天,也就是12月4日启动后,必须在7日零时结束。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日盛达与西安昊芯科技公司两双合作的手握在了一起。日盛达把太阳能科技公司、新材料科技公司的维检力量全部调集了对接现场,全天候协作西安昊芯科技公司进行设备安装对接。公司的七大总监在董事会代表宋明生的带领下,日夜坚守在工地,现场协调解决问题。西安昊芯科技公司也是倾其所有,把能调动的技术力量统统调集了对接工地。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闫培新、副总经理郭军宁坐镇工地,现场指挥安装和对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对接任务提前两天完成。

对日盛达来说,对接还带来另外一个新收获。在制定对接方案的时候,太阳能科技公司生产部和运维车间见缝插针地把一些检修内容“打包”了进去,乘机把锅炉、电器等设备检修了一遍,实现了对接与检修的“双赢”

八方联动,众人齐唱攻坚歌

日盛达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改造工程的上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工程提出的那一刻开始,就呈现着万方“合奏”的胜景。

11月18日,改造工程进入新旧设施对接准备阶段,正在长治调研环境保护工作的省环保厅厅长郭长青专程赶到赶来指导,详细听取了日盛达董事长张珍方、太阳能科技公司经理孙连贵的改造工程情况汇报,嘱咐日盛达要从根本上、长远上为改善环境质量做贡献。

与郭长青厅长一同前来调研指导改造工程的还有市县多个部门的领导,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震,市环保局局长赵晚花,县委书记、县长王现敏,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文斌,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秦彦伟,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李玮,以及县环保部门负责人,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重要的意见。

早在工程项目立项时,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对改造工程的一些技术细节作了悉心指导。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活动开始后,县环保局派出技术人员驻厂工作,全程指导日盛达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日盛达董事长张珍方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事业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说明我们日盛达的身后有一个大后方。”

日盛达的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改造工程在社会上有股推力,在内部则有一种强大的合力,各个部门和各级人员闻风而动、竭尽所能配合改造工程开展。安环科在科长张弘带领下,全程、服务改造工程,环保、安全哪一处也不放松。供应公司的同志为了设备早日到货,紧盯每一个运输环节,尽可能地为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太阳能科技公司运维车间主任宋晓方,把支持、支援改造工程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带领麾下员工奔波在产线维检和改造工地两个战场,把维检员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神融进了蓝天事业的追求中。新材料科技公司,尽管额外担负第三条深加工生产线的安装任务,还是挤出人力支援改造工程,展示了同心同德的博大胸襟。食堂的工作人员通过供应温暖的夜宵和早餐,把自己的责任和支持写进了改造工程中……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和“蓝天保卫战”中,日盛达唱出一曲协力同心的奋进歌!李风林

热门推荐

山西日盛达光伏材料有限公司2×...

山西日盛达光伏材料有限公司2×...

日盛达二期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总...